查看原文
其他

数据新人做到这5件事,才算真的会工作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大鱼的数据人生 Author 讨厌的大鱼先生

傅一平荐语:


新人第一年这个身份的价值,跟大学应届生这个身份一样珍贵,这篇文章总结了数据新人在第一年要做好的五件事情,即


1、尽全力去做安排的任何工作

2、取数能力达到团队平均水平

3、端到端做一张统计分析报表

4、表达一次对自身工作的建议

5、跟跨级领导做一次正式汇报


如果五样事情都能做好,那可塑性非同一般。


正文开始


新人进入团队大多一张白纸,对于数据工作的认知大多并不准确,很多有潜质的新人在几年后才恍然大悟事情应该这么干,更多的新人则从开始的一腔热血逐步变得平庸,然后泯然众人矣。


站在管理者的角度,这里给出新人第一年要干成的五件事,这些事情做得好坏基本决定了别人对你的看法,从而影响到你的发展,要注意,不是你自己认为怎么样,而是别人认为你怎么样,愿意给你多少机会,才决定了后续发展的机会。


新人第一年这个身份的价值,跟大学应届生这个身份一样珍贵,1年顶5年不过分吧,这不仅仅是第一印象的问题,更为关键的是体现了可朔性,假如没有可朔性这个约束,职场上也就不会有什么35岁危机了。


1、工作态度:尽全力去做安排的任何工作


有些新人进来就有明确的志向:学习高深的技术,这本来不是问题,但也要看实际情况,如果你进的是一个研发为主的机构,这个志向没问题,但如果进的是一个普通的企业,这种志向就有问题,选择企业不慎是很多毕业生的毛病,我这里就有好几位由于这个原因而离职的,但这还算好的,毕竟他们及时止损了。


更多的是怀着技术的梦但又发现企业无法给予发展环境的“怀才不遇者”,这些新人无法静下心来做所谓“技术含量低”的事,然后对工作挑三拣四,而没有任何资历的新人是没资格谈条件的,这些新人很大概率被边缘化,即使后来的执念有所缓解,但再要改变就难了。


还有些新人则是缺乏基本的职业素养,无论是原生家庭的影响还是大学里浪费了,企业招聘的时候侥幸过关,但一旦做事就认真不起来,有头没尾,吊儿郎当,很多企业对于大学考试成绩有挂科的基本不予录用,就有这个方面的原因。


新人第一年的工作态度是第一位的,只要你进的是一家正规的企业,让你干什么就要干什么是基本要求,不要有任何借口,做事快慢不是关键,聪明不聪明也不是关键,企业在这个时候不会交办给你生死攸关的大事,新人要展现的就是“把信送给加西亚”的气质,这代表着可塑性。


假如周五有个紧急取数,加班还是等到周一?你作为新人怎么办?


这个时候的新人不应该纠结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问题,因为这个选项不存在,你得想尽办法去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,在职业的初期只有一种办法能获得团队的信任,即尽全力完成安排的工作,结果不重要,你做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第一位的。


2、技术能力:取数能力达到团队平均水平


虽然个别数据类工作不需要经历过取数训练,但大多数据岗位是要的,取数能力是进入数据行业的敲门砖,但新人第一年到底要掌握到什么水平呢?


第一、新人要通过大量的取数去理解基本的业务,无论是指标还是维度,没有比取数更好的方式了


第二、新人要通过大量的取数去掌握基本的语言(比如SQL)和平台操作方法(比如数据开发平台),如有必要,还需要对数据库、hadoop等系统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


第三、新人要通过大量的取数去理解企业的数据资产的来龙去脉,对数据与业务的映射能够了然于胸


第四、新人要通过大量取数学会跟业务人员打交道,知道基本的沟通管理之道


取数符合典型的2/8定律,通过掌握20%的数据能力就能满足大多数日常取数需求,通过对历史取数工单的学习再经过一定的实践,新人的取数能力达到团队的中等水平是可期的,很多新人做了一年取数还有点“傻白甜”的意思,大多是功夫没下够。


3、分析能力:端到端做一张统计分析报表


并不是每个数据从业者都会去做专业的数据分析,但数字化时代到来后,数据分析技能会成为每个岗位都需要的底层技能,因为未来都需要基于数据决策、数据驱动业务的工作会越来越多,人人都懂点数据分析不再是一句口号。


比如产品运营,懂得数据分析是基本要求,又比如运维工作,也需要对数据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,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,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提升策略。我发现不少数据从业者对于指标和维度毫无概念,基本的报表不会设计,也不知道如何采用比较的方式去发现问题。


新人不大可能都去做专门的数据分析,那么,端到端去完成一张报表就是一种数据分析的启蒙,比如我们会让新人先去制作一张营销运营报表,然后做一段时间的报表需求管理,新人经历了这个过程后,就会对数据分析有基本的认识,因为数据分析首先要学会如何设计数据表格,这其实就是报表。


当然取数本身也会带有一些分析的性质,但报表则更为严谨,需要固化指标和维度,数据领域的大多输出物,其基本单位就是报表,就拿数据产品来说,里面各种趋势图、结构图、饼图等等,本质都离不开报表这个概念。


4、思考能力:表达一次对自身工作的建议


网上盛传过华为新人的万言书故事:某年,华为的北大毕业生,写了一封“万言书”,提出了很多经营策略的建议。任老板看了以后,批示:“此人如果有精神病,建议送医院治疗,如果没病,建议辞退。”我前面也讲过,新人强调的是执行力,以服从为第一要务,似乎我们都提倡埋头干活的新人。


华为新人做的不妥,是因为其万言书脱离了自己工作实际来指点江山,所谓“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”,对于别人的事,你是站在外面看,不是身在里面干,你对其中的复杂情况,没有任何了解,你的意见就不会有多大价值,民主集中制的前提是大家都了解实际情况。


但如果新人在其位,就要某其政,新人基于自己的实际工作,给出一些自己的思考和建议,那是非常优秀的品质,也是要极力提倡的。一般来讲,如果新人能完成交办的任务,就已经能打80分了,但决定新人后劲的,则是新人自己的想法,特别是基于实际业务现状有针对性的想法。


不是说老人提不出什么想法,而是老人对于当前的工作方法和结果已经习以为常,这就是隐性的35岁危机。


新人一张白纸,对于任何问题要敏感的多,其暴露的问题往往以小见大,能反映出深层次的问题,这是管理者特别需要的。


比如自己以前一直觉得公司的数据开发管理平台挺好,也没见哪个同事抱怨,但就有新人跳出来说复制粘贴等功能比PL/SQL差了很多,这个优化建议对于后续我们提升数据开发管理平台的体验非常重要,魔鬼往往是在细节中的。


新人一般不愿意提出意见和建议,一方面是没这方面的意识,另一方面则是怕出丑,新人在职场的第一年一定要突破这个魔咒,特别是如果再能给出一些优化的建议的话,那就更好了,即使提得不合理,大家的忍容度也是非常高的,但这有时间窗口。


5、沟通能力:跟跨级领导做一次正式汇报


沟通能力对于新人特别重要,一方面可以传递出自身的价值,另一方面也可以接收更多的信息,这样新人才能快速成长,在数据这个不易发声的专业,这种素质特别稀缺,也是大多数新人的短板。


提升沟通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正式汇报工作,当然跟自己的直接上级沟通也是一种锻炼方式,但假如平时就经常在一起,双方知根知底,对于沟通能力的锻炼反倒少了,因为上级根本不需要新人严肃的汇报就能明白其做的事情。


我自己有亲身经历,有次去公司竞聘才明白跟老板沟通说话言简意赅的重要性,而15秒钟说清楚自己的工作对任何人都是巨大的挑战。


当然这还不够,我们还需要通过PPT等书面的形式汇报自己的具体工作,跟层级越高的领导汇报PPT,对于逻辑表达能力的要求就越高,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这门技能。


决定新人未来升迁的,大多也不是直接上级,而是上级的上级,或者再往上升一级,虽然跨级汇报是职场的大忌,但如果新人的上级从来不带新人去跟其上级汇报,要么是培养意识淡薄,要么视野有限,带不了几个人。


从新人的角度看,不管自认为表现如何,不管上级平时如何夸你,只有你争取到了跨级汇报的机会,才是上级在行动上对你的认可。


比如我从来不会带没有潜质的新人出现在自己的领导面前,我需要的是真正的助手,希望他未来能顶起一片天地,这样我才能放心去做其他的工作。


这也非常容易理解,每个师傅都会带自己的得意门生在公开场合showtime,这体现了后继有人,新人一定要去争取这种机会。


在我带过的新人中,鲜有五样事情都能做好的,如果你第一年都能干成,那可塑性非同一般。



我的数据人才观 by 大鱼先生
数据领域,甲方和乙方分工的18个原则 by 大鱼先生
为什么我说OKR与KPI没有本质区别?(万字长文解读) by 大鱼先生
数据驱动业务的18个有效策略
数据管理的格局
繁华落尽,做数据有了“面子”,更别忘了“里子”
皮实,我就喜欢这样的下属!
我做分析师的十年感受 ( 二 )
我做分析师的十年感受
数据从业者的技术要求很低,但业务天花板太高

点击左下角“阅读原文”查看更多精彩文章,后台回复【加群】申请加入万人数据学习社群


🧐分享、点赞、在看,给个3连击呗!👇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